崗仁波齊電影觀后感精選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篇一:2017崗仁波齊電影觀后感

這一條朝圣路,他們走了一年。

遇上許多狀況。

有時,要頂風(fēng)冒雪在霧茫茫中向前;有時,會途徑一大片爛漫的油菜花田;有時,會在鮮花盛開的河畔跳起鍋莊;有時,頭頂上山體滑坡滾落的石塊,會分分鐘要命;有時,車會壞在路旁;有時,人會受傷生病;有時,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有時,會被追尾撞得稀巴爛;有時,路旁有人會招呼你們喝茶;有時,要送給其他朝圣者糌粑;有時旅費(fèi)用盡,要暫時打零工賺錢;有時,老人時辰到了就去世……

他們走走停停。

因為知道自己終將要去向哪里,所以,心安理得面對發(fā)生的一切。

接受。面對。理解。放下。

然后,歇息片刻,繼續(xù)上路。

這一路,像極了人的一生。

它是一個隱喻。電影的英文名字,paths of the soul,意為靈魂的千條萬條道路。

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樂遍嘗,要把生老病死流轉(zhuǎn)。

跳舞有時,悲慟有時。

什么都會來,什么都會過去,什么都會回來。

電影最打動我的,是他們的“平常心”。好像,生活里發(fā)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孕婦想跟著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殘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

接受下來就是了。

他們不抗拒“麻煩”,不拒絕“波折”,不害怕“無!。

發(fā)生什么,就面對就好了。

他們,沒在怕的。

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過了路面。

站在水汪汪的路上,他們彼此詢問??怎么辦,要不要磕過去?

答案是,要。

于是,眾人歡快地脫掉身上的皮革圍裙,脫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在撲向水里。

水花四濺,每一個人都像孩子玩水一樣歡暢。他們都在笑。

那個畫面,真好看。

來什么,接什么。

篇二:2017崗仁波齊電影觀后感

喜馬拉雅行禪里,“行禪”這個詞是禪宗所用的,在密乘的修煉中,習(xí)慣叫做轉(zhuǎn)山、轉(zhuǎn)塔、繞佛、朝圣,說的都是一個意思。轉(zhuǎn)山最重要的特征,是沒有所謂的目的地,所謂的終點(diǎn),我們的起點(diǎn)就是我們的終點(diǎn)。我們的行走不為路上的風(fēng)景,不是為了去往一個新奇陌生的地方,我們唯一要做的,竭盡全力要做的是回到我們的起點(diǎn),就是我們回歸生命的修煉。

神山是象征,象征著某位佛或菩薩的智慧和慈悲。我們所行走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們內(nèi)心的清凈,在這個清凈的世界中,我們最后看到的不是外在的佛,而是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本具圓滿的佛性。

現(xiàn)在這個時代,人走的時間越來越少,坐的時間越來越久,必然壓抑的情緒越來越多。行禪是一個力量,不管是有信仰還是沒有信仰的人,帶著覺察去感受身體,覺察自己,將心毫無修飾地放在自己的行動上,自己的行走上。當(dāng)我們心理壓抑,情緒不佳,尤其是怒火和怨恨難以平息的時候,行禪是完美的化解之法。這種千年萬年所傳的古樸的修煉,如果用在生活里面,絕對是個力量的源泉。它不只是鍛煉身體,它產(chǎn)生的力量是我們生命內(nèi)在的力量。

篇三:2017崗仁波齊電影觀后感

導(dǎo)演張楊于2013年末開始拍攝紀(jì)錄片形式的電影《岡仁波齊》,用時整整一年。影片中的人物都由非專業(yè)演員出身的當(dāng)?shù)厝顺鋈危娪皼]有腳本,完全真實記錄了藏民2000多公里的艱苦之行。

影片名雖是神山《岡仁波齊》,但整部影片所給的鏡頭并不多,僅在爺爺楊培去世后,尼瑪扎堆讓色巴江措請來了喇嘛為之超度,在這時對神山有個清晰的特寫。除此以外,電影記錄的是2000余公里的朝圣之路。

1.拍攝手法

我喜歡導(dǎo)演這種拍攝方式,記錄的手法,遠(yuǎn)景與近景角度真切自然。仿佛我身處其中,與藏民們一同踏上了這朝圣之路。沒有多余的人,也沒有多余的話,318國道上,只有一行虔誠的磕著長頭的人。

“電影娛樂化”的時代,能看到張揚(yáng)的這樣一部素片,很舒服。我沒有覺得枯燥,覺得整部影片就是我要的那個感覺。我喜歡聽他們每晚在帳篷里的誦經(jīng),喜歡看他們虔誠磕頭前行的身影。

喜歡娛樂的人,是很難接受這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鏡頭。

只有藏民至純的信仰,還有大美的雪域高原。這是影片最大的特點(diǎn)。

普拉村,從這里去往朝圣之路。

拖拉機(jī)頭被別的車撞壞了,不能再開。男的拉車,女的繼續(xù)磕長頭前行。

遇到河流漫過路面,他們依舊磕著長頭。

屠夫江措旺堆一生殺過很多牛,腿有殘疾。他愿馬年磕長頭消去一生的業(yè)障。

他發(fā)現(xiàn)一只“蟲子”,讓蟲子先過馬路。

到拉薩了,隔著拉薩河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了布達(dá)拉宮,禁不住流下了感動地淚水。

2.到拉薩后

在拉薩,洗一下快一年沒有洗的頭發(fā)。到拉薩后,他們身邊的錢已用完,為能夠到達(dá)岡仁波齊,在拉薩大家工作了2個月,掙夠了去岡仁波齊的路費(fèi)。

旅館的藏族大媽免費(fèi)讓他們住店,請他們代她去岡仁波齊為她磕頭祈福。

3.岡仁波齊

別名須彌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fā)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fā)源于該山;印度教認(rèn)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rèn)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rèn)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zhuǎn)山的信徒不斷。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rèn)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本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rèn)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并非這一地區(qū)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據(jù)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據(jù)《佛學(xué)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本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本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jì)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dá)",即最高之山。(資料)

72歲的楊培一生幸苦帶大哥哥的孩子們,在神山腳下他安詳?shù)娜ナ懒恕?/p>

喇嘛為楊培超度。

兩小時的電影,張揚(yáng)和攝制組隨著朝圣一路拍攝了一年。

“關(guān)乎信仰,也伴隨生死”。平淡質(zhì)樸的藏族人生活的面貌,在影片中緩緩道來,這是感動到我的地方。

影片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參入導(dǎo)演自己的意圖,僅僅是在一旁記錄,特別喜歡這種紀(jì)實的電影,也希望以后能夠看到這類多一些的影片。

白描手法,走入藏民的內(nèi)心世界。

如此的平靜的生,如此平靜的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