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考生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思兒思學教育網(wǎng)發(fā)現(xiàn)大家普遍存在一個誤區(qū):“高校錄取是先劃定投檔分數(shù)線才進行投檔。”那么真的是這樣嗎?為大家解析一下。其實,高考各批次的最低投檔分數(shù)線,都是在投檔之后才會有。具體來說,在每一批次投檔時,省教育考試院是根據(jù)院校公布招生計劃數(shù)和確定的投檔比例,再根據(jù)考生成績排序及志愿填報情況進行檢索投檔,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院校最低投檔分數(shù)線。投檔線并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對院校投檔完成后自然形成的。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2018年內江師范學院的最低錄取投檔線,以及內江師范學院最低錄取位次排名。
一、內江師范學院歷年投檔錄取分數(shù)線【理科】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shù) | 錄取批次 |
---|---|---|---|---|---|---|
2018 | - | 512 | 458 | 111013名 | -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 | 482 | 436 | 108284名 | -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504 | 498 | 453 | 107534名 | 1496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464 | 456 | 390 | 153459名 | 27 | ?频谝慌 |
2015 | 491 | 485 | 445 | 100632名 | 1136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450 | 444 | 412 | 149132名 | 102 | ?频谝慌 |
2014 | 490 | 484 | 475 | 95068名 | 1106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440 | 431 | 390 | 154932名 | 151 | ?频谝慌 |
2013 | 507 | 500 | 492 | 93215名 | 1031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453 | 414 | 413 | 175257名 | 180 | ?频谝慌 |
二、內江師范學院歷年投檔錄取分數(shù)線【文科】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shù) | 錄取批次 |
---|---|---|---|---|---|---|
2018 | - | 534 | 492 | 31505名 | -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 | 515 | 470 | 31943名 | -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526 | 522 | 480 | 29145名 | 1103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490 | 484 | 445 | 60620名 | 57 | 專科第一批 |
2015 | 518 | 513 | 473 | 29683名 | 1077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478 | 472 | 448 | 61194名 | 252 | ?频谝慌 |
2015 | 478 | 472 | 200 | 61194名 | 252 | ?频诙 |
2014 | 519 | 514 | 500 | 26421名 | 1055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478 | 474 | 450 | 59149名 | 200 | ?频谝慌 |
2013 | 523 | 517 | 505 | 27899名 | 985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477 | 469 | 443 | 58514名 | 183 | ?频谝慌 |
三、內江師范學院簡介及圖片
學校地處成渝之心--內江市,校園占地1005畝,現(xiàn)有校舍34.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849萬元,圖書資料144萬冊。設有14個二級學院,52個本科專業(yè),覆蓋10個學科門類。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qū)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學生約16000人。自2000年升本以來,學校發(fā)揚團結奮進,負重自強的辦學精神,已成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經(jīng)濟學、藝術學、農學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地方性本科師范院校。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已形成一支素質優(yōu)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yè)的師資隊伍。學,F(xiàn)有教職工1470人,專任教師918人,其中,正、副高職360人,碩、博士572人;擁有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名,省校級教學名師10名,碩士生導師28名,內江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4人,內江市有突出貢獻杰出人才3人,內江市首屆學科帶頭人5人;同時還聘請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200余人擔任兼職教授。學校建有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張大千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廉潔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有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2個,建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數(shù)值仿真”、“特色農業(yè)資源研究與利用”、“果類廢棄物資源化”等24個研究所(室),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10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7項;教師學術論文被SCI、EI、ISTP收錄339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0篇。榮獲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254項,其中省部級獎33項,市廳級獎9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