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適合學心理學
學心理學除了心理咨詢以外,還有認知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思維過程。心理學實際上是一門理科,學會大量的數(shù)學和實驗設計方法。
其一,他必須要對人很有興趣.剛剛我談到如果你做咨詢的話,需要這個人特別善于溝通,善于傾聽,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也就是善于跟人交往。如果要是學認知心理學,就需要對計算機或者是數(shù)學需要很強的能力。
其二,善于溝通。心理學是對人的研究,這個人既是社會中的人也是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所以研究人的心理的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是善于溝通、善于理解,甚至要有移情與共情的能力。幫助別人擺脫煩惱的人首先自己要具備一顆堅強的心、一顆友善的心。
其三,個性隨和,處事不急。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耐心,無論來訪者講出了什么話,都不要不耐煩或者覺得驚訝,要平常心對待。 還有啦,就是要努力領悟一些專業(yè)知識,心理學方面是包括好多分類的,包括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等,就連催眠術(shù)都屬于心理學領域的,你可以選擇你比較喜歡的來進行學習。其四,心理一定要健康。這種健康是指非常平衡的隨和的心理,爭強好勝、善嫉妒、不能保守他人秘密隱私的人不適合做這項工作。
你適合轉(zhuǎn)行學心理學嗎?
時不時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現(xiàn)在是做XX的,不是很喜歡這個工作,因為原生家庭/親密關系/從小對自己好奇/看了某個美劇等等原因,想要轉(zhuǎn)行學心理學,你能給我一些建議嗎?”今天我統(tǒng)一回答一下。
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我之前當建筑師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問過我怎樣轉(zhuǎn)行從事建筑行業(yè),而現(xiàn)在至少有兩位數(shù)的人問過我怎樣從事心理學行業(yè)。我感覺,造成這一區(qū)別的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大家對心理學有誤解。第二,心理學確實和別的行業(yè)不太一樣。
對心理學的一個常見誤解是:心理學=心理咨詢。事實上,心理學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一時半會兒說不完,拿鄙視鏈舉個栗子吧(不等于正確):腦科學>認知行為研究>心理測量>心理咨詢,總的趨勢是基礎研究高于具體應用,能實證的高于不能實證的。這幾個領域區(qū)別還挺大的。我認識一個人,考了清華的心理學博士,本來想學的是心理咨詢,但是清華教心理咨詢的導師太少了,她只好去搞認知研究,連續(xù)五年泡在實驗室,最后想改心理咨詢也改不回來了。學心理學之前,最好先搞清楚,你想學的是心理學哪個分支,避免學了之后后悔。
我明白,很多人對基礎研究不感興趣,說想學心理學,意思是想當心理咨詢師。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常見誤解了:心理咨詢師很好當。
當然,會這樣想也是有原因的。對比下建筑師和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獲取難度:前者需要建筑學學士學位(五年)+三年工作經(jīng)驗(必須真有)+八年內(nèi)通過九門考試(難度10);后者需要本科學歷(四年)+三年工作經(jīng)驗(很多人作假)+一年內(nèi)通過三門考試(難度2)。其他行業(yè)的證書,基本都比心理咨詢師的證書難考。好在這個考試已經(jīng)取消了,如果還想當心理咨詢師,可以看下《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gòu)和專業(yè)人員注冊標準》。
這個標準要比之前的職業(yè)考試嚴格。除了這種一眼可見的門檻,心理咨詢行業(yè)還有很多最初看不見但實際存在的門檻,比如學習費用,主要是督導、個人體驗、參加培訓。拿我自己舉個例子,現(xiàn)在每個月花在心理咨詢學習上的費用是:個人體驗500x4+督導500x8=6000,這還不算讀研的學費。我的收入和學習費用剛好互相抵消,而這種狀況可能要持續(xù)兩三年。對于新手咨詢師來說,最普遍的困難就是經(jīng)濟壓力。父母和男朋友給我提供了一些幫助,所以我可以全職當咨詢師,算是運氣很好。還有很多身邊的支持不那么充分的人,一般是從兼職開始。比如我有一些朋友,有養(yǎng)孩子、還房貸的壓力,要么有自己的主業(yè),兼職當咨詢師,要么以心理咨詢?yōu)橹鳂I(yè),再做個別的兼職賺錢?傊紤]清楚錢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自己的人格是否合適。比如是否有反思能力,是否有對別人情緒的敏銳覺察,是否對于人性充滿好奇心,是否愿意終生學習……
第三個常見誤解,是“當心理咨詢師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種動機可能被意識到了,也可能存在于潛意識中。的確有很多人,最初學習心理學,原因是對自己好奇。但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成為心理咨詢師,這個路繞得就有點遠了,好比你很餓,找個餐館吃飯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親自去學個廚師。
在學習中,我見過一些同行,說自己當心理咨詢師的目的是助人。有助人動機當然好,但是助人動機過于強烈,就有問題了。我猜可能有這樣一種原因: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十分羞恥,于是把這種需要投射在別人身上,認為是別人需要幫助,由“我需要別人幫助”變成了“我想幫助別人”,既防御了自己的脆弱,又獲得了成就感、意義感,豈不美哉?但是,咨詢師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是很危險的。
也有人非常明確地提出,感覺到了自己或家庭關系不太健康,因此想學心理咨詢。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我都想說,當個愛好學一學可以,但是當成職業(yè)的話,還是要慎重,最好先作為來訪者,體驗一下心理咨詢。
很多人最感興趣的是精神分析流派,就拿精神分析舉個栗子。短程精神分析約25次,長程80次以上,至少先體驗一下短程精神分析,花費大約500x25=12500,不算很貴。這樣做的好處有幾個:第一,親身體驗什么是心理咨詢,看看跟自己想象中是否一樣。第二,更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想要從事這個行業(yè)的動機。沒有人的動機純粹到完全無私,反思的重點也不是為了純粹,而是為了坦誠??為了自己就承認是為了自己,而不要說是為了來訪者。第三,看看每月花2000進行個人體驗,經(jīng)濟上是否可以承受,畢竟未來的學費只多不少。如果有條件的話,進行一下長程的精神分析會更好,對人格的改變更大一些。如果感興趣的是認知行為取向的心理咨詢,也可以找這一取向的咨詢師體驗。
也有些人,完全沒有認真想過為什么要當心理咨詢師,只是覺得這個職業(yè)看上去很美,可以把自己從目前毫無前途的工作、一團混亂的情緒與人際關系、乏味的生活中拯救出來。這純屬幻想。心理咨詢跟其它工作一樣,存在很多的困難與瓶頸,需要長期的付出與努力,才能獲得進步,而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給人帶來舒適生活的避風港。
怎樣區(qū)分“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yè)是你的真愛,而不是你生活不如意、想要跳出泥潭的救命稻草呢?如果你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人際關系良好、情緒穩(wěn)定、熱愛生活、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什么是心理咨詢有充分了解和體驗,不缺錢,同時依然想當咨詢師,那么很可能這就是真愛了。如果有好幾條不滿足,那我很擔心,你會不會在利用來訪者滿足自己的需求(這種利用可能是潛意識的),而不是給來訪者提供幫助。沒有人是絕對健康的,但心理咨詢師至少要相對健康,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再談幫助別人。
說完了常見的三個誤解,再說說心理學為什么和別的行業(yè)不一樣。這是一個和人有關的行業(yè),不僅能賺錢和增長技能,還能對自己、對別人多一些了解。當心理咨詢師尤其如此,有個副產(chǎn)品就是:能讓自己活得更真誠。我個人覺得,這個職業(yè)非常有趣,每一天都在人類心靈的地圖中前進一點點,這可能是這個行業(yè)的魅力所在。
前面說的都是要不要選擇這個職業(yè)。如果真的發(fā)現(xiàn)自己既喜歡又適合,確定想要轉(zhuǎn)行,那接下來就是怎么做了。本來呢,心理咨詢師有學院派和江湖派兩種出身,區(qū)別在于是否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但是現(xiàn)在情況有點變化。舊的職業(yè)考試取消了,新的職業(yè)考試雖然沒出來,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求肯定會更高。《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gòu)和專業(yè)人員注冊標準》中也提到了學歷要求。未來如果想轉(zhuǎn)行當心理咨詢師,讀研可能是個趨勢,比如我過去的學霸同事,雖然已經(jīng)讀了經(jīng)濟類碩士,現(xiàn)在又考了心理學碩士。
如果學習能力不錯的話,考研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北大、北師大、華師大、中科院都可以。申請國外的碩士也行,以美國為栗子,有兩年的心理咨詢碩士,可以跨專業(yè)申請,每年的學費+生活費30-50萬,根據(jù)學校和所在城市有浮動。我讀的是北師大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方向,計劃研二去美國交換一年。別的學校就不是很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