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研究方案

思而思學網
學生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研究方案學生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研究方案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課題組一、課題研究的論證報告(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課題提出的背景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紀,在新世紀延伸我們同的憧憬與追求。世紀,中國教育必須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肩負起時代的使命與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實施基礎教育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德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必須站在歷史的角度,以戰(zhàn)略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敝醒胫醒朕k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又深刻闡述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中小學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尤其是重點高中學生認知水平很高,有很強的道德思維能力,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很少有道德行為。具體表現(xiàn)在:⑴學生掌握的道德知識和形成的道德信念以及與表現(xiàn)的道德行為不相一致;⑵學生在公眾場合與個人獨處表現(xiàn)出的行為不相一致;⑶學生在學校和在家庭以及與在社會中表現(xiàn)出的行為不相一致。我們分析認為原因有:⑴的學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閉式、概念化的單向訓練階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識的掌握,忽視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親自實踐。不能將道德知識的掌握有效地轉化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導道德行為。⑵的學校德育內容空泛,沒有從的社會實際出發(fā),沒有從學校本身的實際出發(fā),沒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缺乏鮮活的具體的教育內容,難以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更談不上受教育者主體作用的發(fā)揮。⑶的社會正處轉型的時期,客觀存在的升學競爭弱化了學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也給學生帶來了許多消極負面的影響。這些客觀存在的原因造成了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差針對性弱的局面。.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鑒于以上的背景,要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吸引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必須樹立新的學 校德育理念——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標,以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以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為內容,開展學校德育工作新的實踐與探索,來推動學生健康人格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因此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⑴在學生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我們認為這是在教育者指導和組織下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顯然,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制約著本課題的研究和開展。因此,本課題所要解決一個主要問題是在目前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完善教育者的綜合素質。⑵如何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德育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能力?⑶如何進一步整合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三方的教育力量,探索新時期下學校、家庭和社會德育的運作模式和操作策略,建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目標體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本課題相關研究的現(xiàn)狀和趨勢分析.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xiàn)狀與趨勢分析為了了解“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研究這一課題同一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把握其發(fā)展趨勢,我們首先借助因特網,在“搜狐”、“網易”、“新浪”、“雅虎”、“中國教育網”等網上搜索了部分資料;其次,我們查閱了國內近百種教育科研方面重點的報紙和期刊,如《中國教育報》、《成才導報》、《人民教育》、《江蘇教育研究》、《中學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研究》、《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類)》;再次,我們還翻閱了一些教育理論專著,如《教育的問題挑戰(zhàn)——思想的回應》(朱小蔓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著)、《基礎教育新概念·集體教育》(趙玉如著)等。從目前我們檢索收集到的資料看,有關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有的研究呈現(xiàn)以下的特點和走勢:⑴普遍重視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肯定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作用。⑵普遍關注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德育活動中重要作用,在尊重和理解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普遍認同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人格完善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⑶普遍要求在學生實踐中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對傳統(tǒng)教育中封閉、單一、僵化的教育方式予以否定。主張采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符合實際、靈活高效的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加以取代。⑷普遍希望通過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能力,希望打破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建立多元、開放的運作機制,張揚個性,促進發(fā)展。這些研究都試圖通過調節(jié)和控制教育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來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和自我評價,這些研究無疑是有意義的,其采用的策略對本課題有直接的借鑒意義。這些研究較多地從教育者這一層面而尋找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突破口,以期通過教育者的思想觀念、教育行為的改善來積極影響學生發(fā)展的深度和廣度,學生的發(fā)展自然離不開教育者的指導,但更重要的還有賴于學生自主意識的覺醒,這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原動力。.本課題與之聯(lián)系與區(qū)別⑴聯(lián)系:①研究對象是一致的,都要涉及到學生、教師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環(huán)境三大方面,既研究三者各自的情況,又進行彼此間的關系研究。②研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自主的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和道德行為能力。⑵區(qū)別:①研究的領域不同。以往的研究僅局限在學校領域,我們的研究不僅在學校領域,而且還有家庭領域和社會領域。②研究的具體范圍不同。以往的研究一般從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層面分別進行,其中對小學生研究較為普遍深入,對中學生的研究相對較少,我們的研究則限至重點高中這一特定范圍內。③研究的內容不同,以往的研究較多地側重在自我教育這一層面上,本課題的研究不僅在自我教育層面上,而且還涉及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層面。④研究的重點不同。以往的研究較多地體現(xiàn)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發(fā)展過程,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我們認為這些是必要的,本課題研究也關注這些,但更多地關注學生自覺地、能動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并尋找二者最佳的契合點。⑤研究的維度不同。以往的研究或是偏重于純粹理論研究,或是偏重對具體的實踐操作策略和學生個案進行研究,本課題研究試圖從理論到實踐,對整個教育的維度進行綜合的立體的研究,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構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理論體系和操作策略,進一步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⑥研究的切口不同。以往的研究主要以改善學生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和條件切入,本課題研究則主要從激活學生自我發(fā)展意識的內在機制切入,以往的課題往往限入學校的教育,本課題將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有機結合作深入研究;以往的課題在主題教育形成序列方面研究較少,我們將以主題教育為主線貫穿整個高中階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三)本課題研究的意義與價值.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⑴有助于學生自我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本課題研究的著眼點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價值觀和人才觀,提高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⑵有助于學校建立新的德育運行模式。本課題針對傳統(tǒng)道德教育存在的諸多弊端,從突破影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因素入手,尋求促使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徑,構建學校新的德育運行模式。⑶有助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作為一所國家級示范高中,我們將通過課題的研究,尋求學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發(fā)展、新突破,以培養(yǎng)世紀新人,影響和帶動周邊學校,發(fā)揮學校的輻射示范作用。.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⑴本課題研究將進一步豐富德育論。從人出發(fā)又回到人,讓教育更加關注人的自身發(fā)展,關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來的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提升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⑵本課題研究將試圖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作初步的理論概括,促進、發(fā)展和豐富相關理論,并為這些主題提供范例。(四)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基礎:我校是江蘇省首批通過的國家級示范高中,在長期辦學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德育在其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曾兩次獲得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學校有一支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開拓的治校能力、創(chuàng)新的工作實績的好的領導干部隊伍,學校有一批善思考、敢實踐、能創(chuàng)新的班主任隊伍;學校有聰明好學、知書達禮、勤奮能干的學生隊伍,這些都是本課題研究的基礎。.研究力量:.研究水平:本課題將在學習、思考、實踐、總結、理論這些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螺旋式上升,不斷提高課題組全體成員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有一個更好地發(fā)展,在課題研究中培養(yǎng)和鍛煉一批班主任隊伍,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地機會,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脫穎而出。二、課題研究的設計報告(一)課題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依據(jù).課題相關概念的界定⑴“自我教育”:《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中的解釋是:廣義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主觀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過程,又稱自我修養(yǎng),即人們以自己已經形成的思想品德為基礎,而提出一定的奮斗目標,監(jiān)督自己去實現(xiàn)這些目標,并評價自己實踐結果的過程。狹義即自我批評,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內自省”,“內自治”,要求人們自覺地改過從善,《大學》說的“君子必慎其獨”,也是一種自我教養(yǎng)的功夫。⑵“自我管理”:《中小學管理學》中的解釋是:中小學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響下,學生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過程,它體現(xiàn)了一個人思想修養(yǎng)的自覺能動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動的升華,理想的學校德育管理能夠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⑶“自我評價”:《教育字典》中的解釋是:對自己行為價值標準的掌握和判斷,以及控制行為的可能性。學生品德的高水平發(fā)展是以行為的自覺性為前提的,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自我評價,根據(jù)自我評價的內容、水平、適當性和穩(wěn)定性,可以確定,學生是否具備獨立控制自己行為的必要先決條件和他們自我認識的水平如何。⑷“自主發(fā)展”、“主動發(fā)展”:“自主”、“主動”是主體性的具體表現(xiàn),二者略有區(qū)別,“自主”指自我認識和自我美觀的不斷完善,“主動”指對現(xiàn)實的選擇和適應的能動性。雖然發(fā)展的主體都是學生,但學者更多關注的是教育的過程而非終端,后者更多關注的是教育的方式而非結果。.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主要是現(xiàn)代德育理論,蘇霍姆林斯基、毛澤東、鄧小平的自我教育理論,F(xiàn)代德育理論認為,在德育過程中必須經過由外到內,由內到外,不斷內化,不斷外化的循環(huán)往復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統(tǒng)一的過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教育的結果,又是進一步教育條件和內部驅力,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這個概念在廣義上就是對集體的教育和對個人的教育的統(tǒng)一,而在對個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導作用的方法之一。”還強調,“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個重要的、強大的促進因素,這就是個人尊嚴感,尊重自己,有上進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毛澤東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不使學生失去“自我”,他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编囆∑酵静粌H繼承了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觀點,而且發(fā)展了他的這一觀點,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教育理論,鄧小平自我教育理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⑴自我教育的基礎是自我認識,這是因為自我教育首先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沒有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就無從談起。⑵自我教育的方法。他認為,自我教育的方法較多,其中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學習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這些自我教育的理論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構建了主干理論框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掌握,我們將在課題研究開展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創(chuàng)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理論體系。(二)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本課題研究的目標主要定位在以下三個方面:.科學界定“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精神實質與思想內涵,構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評估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目標體系。.優(yōu)化學校、家庭、社會德育工作中“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區(qū)實際的“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保障機制,有效促進本校本地區(qū)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法制觀念的形成和提高。(三)課題研究內容、過程、方法的設計.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設計:⑴學校教育①教師、學生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認識的調查與分析②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一般策略研究與具體策略研究③在班集體建設中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能力提高的途徑與措施④在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調查和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如何滲透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⑤在學校、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主題可以是“我為班級、學校建設獻一計”、“綠色標語征集”、“班級網制作評比”、“優(yōu)秀主題班會方案評比”、“無人監(jiān)考”、“黨在我心中”等等)⑥關于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考核內容和實施的優(yōu)化研究⑵家庭教育①學生激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認識的調查與分析②通過激學校專題講座的開設,轉變激教育觀點,提高激教育技能的研究③關于在學生家庭中開展假期教育、閑暇教育、網絡教育的研究⑶社會教育①社會關于重點高中學生社會行為的調查與分析②社區(qū)文化建設對高中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研究③與社區(qū)建德育基地,開展青志愿者活動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設計⑴設計申報時間:月至月,成立課題組,擬定課題研究方案。邀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開題論述,完成申報、評審書的填寫。由韓濤、吳建東、黃文青、石浙蘇、戚寶華負責。⑵實施研究時間:月至月,成立子課題組,制訂各自具體的研究計劃,具體實施各子課題研究,完成相關論文和實驗報告,由韓濤、吳建東、黃文青、石浙蘇、戚寶華負責。⑶中期論證時間:月至月,進行階段檢查和總結,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接受省市專家中期評估驗收,由韓濤、吳建東、黃文青、石浙蘇、戚寶華負責。⑷結題鑒定時間:月至月,撰寫各子課題的終端研究報告,撰寫總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論文結集,論著出版,接受課題鑒定組的終期評估鑒定,由韓濤、吳建東、黃文青、石浙蘇、戚寶華負責。.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設計⑴文獻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來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內涵目標。⑵調查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調查法研究現(xiàn)行德育教育中影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因素,掌握一手材料,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jù)。⑶行動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研究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有效策略,尋找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途徑、方法、措施,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結合起來。⑷經驗總結法我們將主要運用經驗總結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實施進行的保障機制,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相關的教育實踐經驗進行分析概括,較全面、深入系統(tǒng)地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遵循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⑸個案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個案研究法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差異性,對個別學生、實驗班級、某一級、某一類群體等典型的個案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和剖析,力圖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規(guī)律和本質。(四)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組織保證:學校將成立的韓濤校長掛帥的總課題組,在此基礎上相應建立的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牽頭的各子課題組,健全課題研究的實施網絡,全面調控課題研究的運作,我們還將與高等院校、省市教科所教科研專家保持聯(lián)系,請他們對課題研究進行把關,并從理論上給予具體指導,.時間保證: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學校將建立課題運作管理制度,總課題組活動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課題組活動與業(yè)務學習相結合,每周一次。.經費保證:課題啟動后,學校將在研究經費上予以全力保障。(五)預期的研究成果.論文結集、論著出版;.音像制品(光盤);.現(xiàn)場觀摩;.總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等。⑴現(xiàn)狀研究 ①學生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認識的調查與分析; ②我校教師、學生激及社區(qū)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調查分析。 ③目前學生德育工作實效性差,針對性弱的主要癥結是什么的調查與分析。⑵文獻研究 ①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基礎理論研究 ②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內涵實質研究⑶目標研究①關于學校開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目標研究②關于家庭開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目標研究③關于社區(qū)開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目標研究⑷策略研究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一般策略研究與具體策略研究。⑸保障機制研究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中教師、激、社區(qū)角色轉換機制研究。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中校園文化、家庭文化、社區(qū)文化建設機制研究。.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⑴學校教育①教師、學生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認識的調查與分析②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一般策略研究與具體策略研究③在班集體建設中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能力提高的途徑與措施④在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調查和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如何滲透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⑤在學校、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主題可以是“我為班級、學校建設獻一計”、“綠色標語征集”、“班級網制作評比”、“優(yōu)秀主題班會方案評比”、“無人監(jiān)考”、“黨在我心中”等等)⑥關于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考核內容和實施的優(yōu)化研究⑵家庭教育①學生激關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認識的調查與分析②通過激學校專題講座的開設,轉變激教育觀點,提高激教育技能的研究③關于在學生家庭中開展假期教育、閑暇教育、網絡教育的研究⑶社會教育①社會關于重點高中學生社會行為的調查與分析②社區(qū)文化建設對高中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研究③與社區(qū)建德育基地,開展青志愿者活動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⑴文獻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來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內涵目標。⑵調查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調查法研究現(xiàn)行德育教育中影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因素,掌握一手材料,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jù)。⑶行動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研究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有效策略,尋找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途徑、方法、措施,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結合起來。⑷經驗總結法我們將主要運用經驗總結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實施進行的保障機制,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相關的教育實踐經驗進行分析概括,較全面、深入系統(tǒng)地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遵循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⑸個案研究法我們將主要運用個案研究法研究“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差異性,對個別學生、實驗班級、某一級、某一類群體等典型的個案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和剖析,力圖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規(guī)律和本質。目前,中小學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四個問題:⑴目標制定空泛。在制定德育目標時,脫離了學生齡,心理的特點,忽視了學生的知識、思維和意志水平,內容空洞、抽象,缺乏鮮活、具體的教育內容,難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⑵操作方法單一。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閉式、灌輸式、成人化的單向訓練階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識的掌握,忽視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親自實踐,因此,不能將道德知識的掌握有效地轉化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導道德行為。⑶師生關系緊張。客觀存在的升學競爭弱化了學校德育工作,師生關系的緊張、對立,甚至是居高臨下,使教育者的主導作用難以發(fā)揮,更談不上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⑷教育合力松散。目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理論、輕實踐;社會上的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給青少帶來許多消極負面的影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合力的松散,造成了德育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⑴思想、觀念、方法陳舊老化?朔掠罢f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思想認識,從“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高度來認識德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克服狹隘的價值觀、片面的質量觀、陳舊的人才觀,形成一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圍;采用學生喜聞樂見、活潑多樣的德育方法,克服片面追求道德知識的掌握,忽視受教育者的自身領悟。⑵目標、內容、形式脫節(jié)泛化。德育目標是教育者授教育者同的精神追求,是直接制約德育內容方法、形式以及整個德育的重要因素。一切從的社會實際出發(fā),一切從學校本身的實際出發(fā),一切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規(guī)律出發(fā),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真心實意地參與德育活動。⑶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弱化。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現(xiàn)代科技、生產對人有著較高的要求,德育和智育等其他教育一樣都是潛在的生產力的決定因素,不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而是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關的主要工作,因此學校、家庭、社會都應齊抓管,牢固樹立“德育為首”的理念,并將之貫穿于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全過程之中。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