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一個集旅游與美食于一身的地方,這里的美食多到數不過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guī)淼木褪乔嗪5奶厣朗秤心男┠,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青海十大美食排行榜,供大家參?
一、青海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釀皮
釀皮是青海地區(qū)的傳統(tǒng)小吃,所指食物是和我們說的涼皮其實是一種東西,只不過不同地區(qū)的叫法不同而已。對于青海人來說,說到釀皮沒有人不熟悉,因為這是他們經常會吃的小吃,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菜,而且吃起來綿軟潤滑、酸辣可口。
二:狗澆尿
很多人聽名字根本無法想象這是一道什么樣的小吃,甚至有的外地人聽到名字就轉身走了。其實這是一道用菜籽油煎成的薄餅,因為在煎的時候需要多次從四周澆油,仿佛狗撒尿一樣,所以才取名狗澆尿。雖然名字不好聽,但是吃起來是真的香。
三:焜鍋饃饃
青海人稱饅頭為饃饃,而饃饃在青海又只是一個總的稱呼,因為在青海,饃饃的品種實在是太多了,這焜鍋饃饃就是其中之一。焜鍋饃饃是用金屬的焜鍋模具烤制而成的,吃起來外脆內軟,香氣撲鼻。
四:甜醅
甜醅是青海的特色小吃,是用莜麥或者青稞為原料,去外殼,洗凈后蒸熟,待放涼后加入甜醅曲發(fā)酵而成,其做法和我們南方這邊的甜酒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甜酒是用糯米做的,相對來說,青海的甜醅吃起來會更香。
五: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平時吃得最多,也是最家常的面食之一。尕面片是將面揉好,然后切成長條,用毛巾蓋上醒面,等醒好后用手直接揪成面片放入鍋中煮熟,煮好后再和牛肉或者羊肉等多種食材一起炒制而成,吃起來又香又有嚼勁,好吃又飽腹。
六:羊腸面
羊腸面是青海省的一道傳統(tǒng)小吃,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面食是以羊腸為主料,將羊的大小腸清理干凈后,裝入蔥姜等為佐料的糊狀豆面粉,將腸口扎起來,放在鍋中煮熟而成,吃起來羊腸脆嫩、面條爽口,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小吃。
七:青稞餅
因為青海地區(qū)多以種植小麥和青稞為主,所以青海的面食小吃中自然也是少不了青稞餅的。青稞餅是先將青稞磨粉,然后加入發(fā)酵粉一起和面,待發(fā)酵后抹上菜籽油放在烤箱或者爐子里烤制而成,吃起來酥軟醇香。
八:奶皮
奶皮也叫干奶酪,是青海的土特產之一。將新鮮的牛奶先在鍋中煮熟,然后控制好火力,將牛奶慢慢煮干,當牛奶濃縮后,鍋底就會凝結成一層奶餅,拿出來,待自然晾干后就可以吃了。吃起來奶香味十足,而且營養(yǎng)也很豐富。
二、青海旅游美食
姜拌湯
青海人有名俗話:“長喝姜拌湯,身體硬棒棒”。在食療中的諺語有“喝了姜拌湯,病人轉安康”,還有“吃飯不香,要吃生姜”、“冬吃生姜,不怕風霜”等等。民間中這些對生姜的好評和諺語,說明生姜的食療和藥用價值。青海人正是利用姜的這些對人體的好處“發(fā)明”了“姜拌湯”。姜拌湯的主要原料是小麥面,因為白面能補虛損、厚腸胃、強氣力、止水痢,是北方人的主食。患風寒感冒,喝姜拌湯,患上感冒,喝姜拌湯,蓋上被子“潮汗”(發(fā)汗)后,病人就能燒退、鼻通、精神爽。
酥油糌粑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tǒng)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糌粑是將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時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并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yǎng)豐富,發(fā)熱量大,充饑御寒。
羊筋菜
羊筋是羊蹄的韌帶。青海的羊筋在宰殺季節(jié),經過剔取、拉直、陰干,扎成小把,可長期保存,久藏不壞。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種很多,是青海回、漢族筵席中最常見也是很有聲譽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膠質組成,比起海參、魚翅來,價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饌的重要佳料。清代的全羊席中有一道“蜜汁髓筋”就是以羊筋作全料的。西寧地區(qū)婚喜筵席上的一道名為“三燒”的菜就是以羊筋為主,土豆、肉塊陪襯的地方菜,配海參、竹筍合燴者叫“海三鮮”。以羊筋作主料可作多種萊,品名眾多,其味各有千秋。
酸 奶
“酸奶”:藏語稱“肖”。鮮牛奶煮沸后倒入容器,至奶微溫時加一點舊酸奶“酵子”后攪勻,保持適當溫度數小時后即成。酸奶能助消化、增食欲,還有抑菌、收斂、鎮(zhèn)靜和催眠的功能,對輕微腹瀉的慢性病人有治療作用。醫(yī)學家還發(fā)現它能降低膽固醇濃度、預防動脈硬化和腫瘤,避免過早衰老。因此酸奶是飲食、保健二美兼具的風味食品。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青海牧區(qū)群眾款待賓客的肴饌,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由于吃時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凈光而得名“手抓”。手抓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澤誘人,用刀割吃,雖然吃得嘴油手滑,但仔細品味,爽而不膩,油潤肉酥,質嫩滑軟,滋味不凡。 手抓羊肉烹調操作簡單明快,只加一小把鹽(也有的不加鹽,吃時蘸鹽),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來又鮮又嫩,十分可口。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獷、豪放、熱情、虔誠和好客的性格。
奶 皮
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稱作"忌司"的相似,是青海農牧交錯地區(qū)農民用牛奶制成的著名士特產品之一,為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營養(yǎng)食品。奶皮的制法是將鮮牛奶入鍋煮熟后,控制火力,微火烘煮,并不斷攪動,使水分慢慢蒸發(fā),奶汁濃縮,在鍋底凝結成一個圓形的黃色奶餅,放涼處陰干,即成。奶皮純黃夾白,油漬點點,蜂窩沙孔滿布,色彩清新迷人,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膩,營養(yǎng)豐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過節(jié)、迎親嫁女待客的上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塊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盤上席,作為干果軟糖,則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尕 面 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且獨具特色的家常飯!版孛嫫钡闹谱鞣椒ê芎唵危瑢⒗渌秃玫拿,捏扁拉成長條后,再揪成如“指甲蓋”大小的面片,入鍋稱“指甲面片”;揪的面片比較大者戲稱“攔咀面片”,然后入鍋撈起,澆上羊肉清湯,加入羊肉丁、西紅柿、青蘿卜片成為“西紅柿羊肉面片”;和牛、羊肉片、豆腐、粉條、蔬菜混吃成為“燴面片”;還有和牛、羊肉、粉絲、蔬菜混炒成為“炒面片”。品種繁多,滋味各異。
釀 皮
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濃厚的傳統(tǒng)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在麥面中摻和一定量的堿面,用溫水調成硬性的面團,幾經揉搓,等面團精細光滑,再放到涼水中連續(xù)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團成蜂窩狀的軟膠樣時為止。這軟膠樣的面團煮熟后稱作面筋。剩下的面糊待水沉淀后,倒出浮水,將沉淀面糊舀在鋪有棉布的蒸籠中蒸熟,取出,吃時須切成長條,綴以面筋數片,澆拌上調料即可。
肋 巴
“肋巴”是一種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后在涂上醬,在炭上燒烤得風味羊肉串,有點像土耳其烤肉,味道很不錯。
甜 醅
將莜麥或青稞(去皮)簸凈,清水去其雜質,入鍋煮熟,煮到表層開口就好,瀝出涼冷,加入甜醅曲合勻,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恒溫(15度以下),經3—5天發(fā)酵,開壇使用,醇香、清涼、甘甜,夏天能清新提神,冬天則壯身暖胃。
馓 子
馓子是一種油炸面食。青;刈搴腿隼迦罕,在每年歡度傳統(tǒng)的“古爾邦節(jié)”、“爾德節(jié)”、“圣經節(jié)”,以及婚喪大事中,都把馓子作為待客得主要食品。馓子是用頭羅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吃起來酥脆爽口,老少皆宜。
羊腸面
羊腸面是西寧地區(qū)常見得一種風味小吃,以羊腸為主,并拌以熱湯切面共食。食時先何一口熱羊腸湯,而后切豆面腸為寸段一小碗,再吃一碗梢子湯澆的面條。羊腸面湯色淡黃,腸段潔凈。肥腸粉白,面條金黃蔥末浮上,蘿卜丁沉在碗中,腸段細脆陷軟,面條悠長爽口,夏天吃涼,冬天可吃熱,實屬實惠之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