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一篇】

思而思學網(wǎng)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是以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系破裂、中國被逼還債,又遭遇了連續(xù)三年的自然災害,國民經濟出現(xiàn)了嚴重困難為背景的一部重大題材、農村題材電影。介紹了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來到革命老區(qū)河北邯鄲武安伯延考察調研,在四個晝夜與當?shù)卮謇镛r民之間發(fā)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通過故事來理解群眾路線中的“群眾”。
[關鍵詞]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群眾路線;群眾
【中圖分類號】 J9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9-043-1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黨離不開群眾,而群眾卻是獨立于黨之外的力量,黨和群眾的關系是魚與水的關系! (毛澤東的《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電影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語言動作,將村民們的真誠、質樸,對國家和黨的熱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刻畫了總理對人民的似水柔情。當總理看到社員為他準備的紅燒肉時,已經邁進屋子里的一條腿又邁了出來。同樣是吃飯,在吃連弟奶奶做的拽面時,腳卻毫不猶豫的踏進屋內。周總理關心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他得知張二廷獨自撫養(yǎng)四個孩子時,便和鄧大姐商量幫忙撫養(yǎng)一個孩子。點點滴滴都彰顯著總理對人民的關心。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我黨科學的領導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生動體現(xiàn)。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我們黨是在與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共同戰(zhàn)斗中誕生、發(fā)展、壯大、成熟起來的,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的事業(yè)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
雖然唐太宗有一句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也能粗略地認識到群眾的重要性,但這些都是從封建地主階級的立場得出的觀點,從根本上說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群眾觀點”。由于階級立場的局限性,他們只會本能地利用群體的力量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在思想的根基上是十分輕視廣大人民群眾的。


正確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中“群眾”一詞,對當前我黨開展如火如荼的群眾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一般所說的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其群眾一詞就是泛指全地區(qū)或全國性的大范圍內的人民群體。但對實際推行某項具體的工作的群眾路線所指的群眾,則主要指這一項工作所涉及的一定區(qū)域或部門或單位范圍內有別于領導干部的群體。而“領導干部”一詞又是相對于不同級別而言的“動態(tài)名字”,具有相對意義。一般較小區(qū)域、部門范圍內的“領導干部”在較大區(qū)域、部門范圍內就可能也是群眾;而對較大區(qū)域、部門范圍內的領導干部在更大范圍內也是群眾。所有地方領導干部相對于中央的領導干部而言,都是群眾;而中央領導干部相對于黨中央委員會及其常設機構又都是處于被組織領導的群眾地位。黨的群眾路線的群眾一詞是含義豐富的發(fā)展中政治名詞,不能狹隘地理解為:不是干部或官員的人員就是群眾;實際上許多的干部和官員都是群眾。
可見群眾一詞的含義是一個層層面面上的相對認識,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如在我黨的組織范圍內、在軍隊范圍內、在政府范圍內,在社會范圍內、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范圍內等還有多個層面、多范圍、多階次、多方面的含義。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學說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的重大發(fā)展。與時俱進的理解與掌握群眾路線是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永葆青春活力、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據(jù)了解部屬以上中央本級的黨政事業(yè)單位絕大部分員工都是中共黨員,隊伍整體,總體政治素質較高。如何有效開展本次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是個新問題!如果片面地、僅從字面理解黨的“群眾路線”中“群眾”的含義,這里我們面對的群眾將是“極少數(shù)”,我們的“群眾”是誰,到哪里找我們的“群眾”,這個問題不解決,大多數(shù)中央本級的黨政事業(yè)單位的群眾實踐活動將無法深入,就得不到實質的開展,就會陷入到劉云山同志提到的找不到問題的問題。再漂亮的意見與建議箱也會空空如也。
“群眾”是政治名詞隨著政治形勢與政治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在解放前和解放初,嚴格的黨的紀律和鮮明的組織原則使黨內高度團結統(tǒng)一,在全國各個生產與生活單位以及組織集體中中共黨員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這時群眾路線的形式與內容一致,大家很容易理解。但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活與社會結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人員結構成分較從前大不一樣,我黨面臨新形勢與挑戰(zhàn),怎么走群眾路線呢?如果片面理解“群眾”是非黨員的話,群眾路線就成為“走少數(shù)”路線,就會帶著堂而皇之的帽子著實偏離了本次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實質,形而上學,嚴重損害黨追求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偉大形象。確切地講在高端的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班子成員對班長,下級對上級,多數(shù)對少數(shù),集體對個人,都是群眾與領導干部關系,尤其是直接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是*最典型的“干群”關系,彼此最了解、聯(lián)系最多最應該成為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本次群眾實踐活動的重中之重。
理解不了當前“群眾”的深層含義,本次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只能走過場,落入形式主義;就永遠擺脫了不了“四風”的陰霾,表面文章做得越紅火越偏離本活動的實質,最終使本次實踐活動本身滑入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