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驕傲之絲綢之路??2017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總是想起那滿載輝煌的古道。跟著漢使張騫的駝隊,從長安出發(fā),飲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陽關。一路走來,歪歪斜斜的足跡,印滿歲月里不尋常的邂逅。
撫摸著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長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動秋天的根須,卻在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遠天的歸鴻,我聽到了昭君出塞時那凄婉的琵琶聲,看到了蘇武牧羊時緊握的漢使旌節(jié);目睹了李廣自刎前憤怒成一團燃燒的火焰。心上有一堵斑駁的城墻,永遠地橫亙著。樓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絲綢路,像一顆疲倦的星辰,在銀河里沉浮,落落孤寂。溫柔的綠死了,潺潺的流水干了;大廈古雕樓的飛禽走獸,凝望著慘白的月亮。站在寒意深深的魔鬼城前,只有幾堵斷壁殘垣在風沙中演繹著一個古城的興衰榮辱。遙想大漠絲綢路,孤傲地懸著它世紀的心思。就這樣獨步在磚石構成的豐碑上,已經枯死的沙柳,佇立著怪影,印證著千年前的繁華。沒有盡頭的巷子啊!無數的門,無數聲“吱呀”,無數人們的身影。來了一撥又一撥,在未曾干涸的溪石上,捶打漿洗的麻衣,難掩的一串漸遠的蹄聲……叮叮當當的詠嘆里,有多少魂魄穿過黑夜的隧道,敲打歷史的回音壁。晨霧里睜開眼,絲綢之路的商人都閑坐成羅漢,無法酣眠。我真想走上去摸摸雪白的胡子,不??是雪一般的沙礫。
西部大開發(fā)的步伐已經啟動,而生態(tài)的步伐卻沒有以相應的速度推進。我希望我們的西部,不要成為絲綢之路。綠意全無,黃沙漫漫……
絲綢之路,一條偉大的路??2017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看到節(jié)目介紹絲路,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蟲之路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中國使者從駱駝身上下來,右手高擎著手杖,大步向前走去。中國使者指著生后的駱駝,讓將軍看。之見每峰駱駝鎮(zhèn)上都托著兩個大包袱。打開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安息國將軍高興的點點頭,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兩個的禮盒。大看一看,里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哪!
方塊字之美??看《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有感
從倉頡造字的遠古時代走來,從甲骨到金文、從篆書到隸書,漸次到我們今天的漢字,漢字歷經千年而不衰,從繁到簡,處處回響著它輝煌的歷史藝術?赐炅恕堕_學第一課》的“字以溯源”一節(jié),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從不在意的漢字里,竟然蘊藏著如此博大精深的學問,在它的一筆一劃間,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形狀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有很多種,但是,像漢字這樣的方塊字,卻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創(chuàng)造。像英語、法語這種由字母組成的語言,雖然它們有自己的規(guī)則,用一些字母經過組合,形成長長短短的單詞,但卻不像中國方塊字這樣,形象變化萬千,遠遠沒有中國漢字那樣意蘊悠長、深厚,正如同中國的悠久歷史。
細看筆下寫成的每一個漢字,我在想,正是這些方塊字本身的美,才造就了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草書、行書、楷書、篆書、隸書……不同的字體寫成的漢字,在我們面前翩然起舞,或奔騰跳躍,或徐步緩進,或婀娜轉身,舞出中華漢字的美。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
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發(fā)展革新,它凝結著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后我要寫好每一個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弘揚中國文化是我們的使命??《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一直讓我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可我又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非常遙遠,似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在看完《開學第一課》后,我的民族自豪感更加清晰和強烈,同時我也意識到,中華文化要想永葆生機與活力,需要我們這些普通人身體力行地去傳播、去發(fā)揚光大。
在“字以溯源”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一位年近七十的外國人理查德?西爾斯花了20年時間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將電子化的《說文解字》放到網上供人閱覽,以新的互聯網方式傳播了中華文化。
看到這里,我不禁回想起在課堂上經常出現的場景??抬筆就抱怨?jié)h字難學難寫,卻忽略了漢字背后源遠流長的文化,忽略了漢字所蘊含的獨特魅力。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的去看一看《說文解字》,就會更加珍惜我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了。試想,一個外國人尚且如此,我們中國人還有什么理由有畏難情緒呢?
傳播中華文化其實有很多方式方法,只是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首先,中華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商業(yè)實現。
絲綢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陸上商業(yè)貿易路線和以南海為中心的海上貿易路線,在帶動商品交易的同時,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F代中國的國際化貿易同樣能夠在獲得利潤的同時,將我國獨有的文化底蘊傳遞到全世界。
其次,中華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科技實現。
《說文解字》的電子化正是科技促進文化傳播的重要體現,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展現出了新的形態(tài)和光輝?萍即龠M文化的傳播,文化的傳播也漸漸離不開科技的幫助。
再次,中華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教育實現。
孔子學院給全國各地的漢語愛好者提供了學習漢語的便利,讓中國走進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各國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習語言本身就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過程,了解之后的認同,認同之后的喜愛,無不為推廣漢語和傳播中華文化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
當然,隨著廣播、電視的發(fā)展,傳媒在我們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例如我們在觀看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它通過電視,向廣大觀眾朋友們介紹了中華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這一受眾群體。《戰(zhàn)狼2》也用電影的方式刷新了觀眾的民族自豪感,用電影的方式傳播了中華文化。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得益于歷代人的傳承,在今天,傳播中華文化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希望我們都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中華文化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
當柯潔遇上“阿爾法狗”,郎朗遇上“TEO”??2017《開學第一課》觀有感
還記得幾個月前,那場成為世界焦點的人機大戰(zhàn)嗎?青年棋手柯潔對戰(zhàn)機器人阿爾法狗,這場被戲稱為“人類與機器人世紀之戰(zhàn)”的圍棋大戰(zhàn),最終以柯潔的惜敗告終。當我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除了替柯潔惋惜,還有一絲絲恐懼。機器人已經強大到這種地步了嗎?如果機器人已經能夠戰(zhàn)勝發(fā)明它的人類,電影《終結者》中的情景在未來是不是真的能發(fā)生?
柯潔在昨天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里談到了他對這場人機大戰(zhàn)的看法。他說,比賽到了最激烈的時候,他恨不得去后臺把機器人的電源掐了。但是結束后再回頭看,他覺得其實不論誰嬴,最終都是人類的勝利。因為即便阿爾法狗的運算速度再快,它始終都是冷冰冰的機器,“和人類相比,我感覺不到它對圍棋的熱情和熱愛。對它而言...它的熱情??也只不過是運轉速度過快導致CPU發(fā)熱罷了。”
聽完柯潔的話,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節(jié)目繼續(xù)著,郎朗帶著他的學生和鋼琴機器人TEO共同演奏,鋼琴機器人的指法快、穩(wěn)、準,永遠不會出錯,但我卻無法感受到它內心的情感。我想,真正讓人沉醉和發(fā)現音樂之美的,依然是朗朗給我們帶來的鋼琴感受。那種對樂曲的了解和感情,機器人是永遠不會有的。
雖然我暫時解除了對超前科技的恐懼,但這就夠了嗎?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我們有高山流水的琴,有敵退我進的棋,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書,有丹青妙筆的畫,但我們身邊有多少同學真的學習過,并且對這些國粹感興趣呢?至少在我的生活中,這樣的人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打一打王者榮耀遠比學習一門興趣課要有意思。面對這一嚴峻現狀,我們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比如讓超前科技融入到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中去。
機器人雖然沒有感情,但是它們的準確無誤是我們很難比擬的,把這樣的精準融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推廣里,它們也許會是完美的講解員;機器人雖然不能理解中華文化的真正韻味所在,但是卻能夠成功吸引到很多原本不關注傳統(tǒng)文化的人的眼球,把機器人+文化大師聯手表演的新穎形式放到推廣里,也許會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傳統(tǒng)文化。
當柯潔遇上“阿爾法狗”,當郎朗遇上“TEO”,當傳統(tǒng)文化遇上超前科技,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古詩詞的魅力??2017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今天是9月1日星期五,晚上九點,奶奶和我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
節(jié)目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第三課文以載道,這節(jié)課上,有“瑜老板”之稱的著名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將用京劇念白表演了蘇軾著名詩詞《水調歌頭》。京劇和詩詞的結合讓我們領略到了古詩詞的魅力!
文學體現著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里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回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翻開一本書、讀上一首詩,就像乘著文學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文以載道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我們了解了古典文化之美,許淵沖老人將詩詞翻譯成外語,使西方世界領略到中國詩詞獨特的魅力。他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作為理想和追求,讓驕傲的中華文化走出國門。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古典文學是董卿老師心目中的“中華驕傲”,她的魅力和對詩詞的熱愛深深的觸動了我。
看了央視《開學第一課》,我決心努力學習,將來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做一個愛好詩詞、努力上進,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的中華驕傲??2017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中,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學的浸潤,她說文學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著共同的文化記憶,展現著中國人的風骨,它永遠是我們的中華驕傲。
我們閱讀文學作品,正是與作者之類的交流,閱讀是一個最富有智慧的精靈。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無處不在,你走到哪里,它就會跟到哪里,不離不棄。它永遠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
還記得小的時候,每每夜幕降臨,要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之前,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半臥在床頭,閱讀一本童話書,不用有精美的插畫,不用有華麗的包裝,也不用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他它只需要有充實的內容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閱讀、對語文的喜愛之情也逐漸升溫。念小學的時候,課余時間還比較多,每個周日閑暇在家時,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隨手在書架上拿下一本書,坐在陽臺邊,靜靜的讀者著,不管樓下有什么聲音,在我看來都是噪音,我依然如癡如醉的在書海中遨游。有時,這樣一坐就是一整天,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餓,不知道渴,不知道困,不知道累;只知道書中有哪些人物,情節(jié)是怎樣發(fā)展的,和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
進入中學后,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閱讀長篇小說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幾乎都被數理化給霸占了?晌覍﹂喿x的熱愛卻沒有隨之減少,反而越來越濃厚,越來越想讀。我常忙里偷閑,在課間匆忙的讀上一兩篇幾百字的優(yōu)秀作文,就這樣我也很心滿意足。
從小就對閱讀格外感興趣的我就喜歡語文,在每次考試中,我最愛做的題就是課外現代文閱讀,哪怕這篇文章我從來沒有和它見過面,我也不會怯場、不會害怕,很坦然的去面對。因為喜歡閱讀,所以不害怕;因為喜歡閱讀,所以很有自信;因為喜歡閱讀,所以很坦然面對。
只要用心去閱讀文學作品,用心去品味,你就會發(fā)現其中無窮的奧妙。
武以振魂,中華驕傲??2017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第二課講了“武以振魂”,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中,隨歲月流逝,多少藝術被人淡忘,化蝶向人們遺忘的地方,可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并沒洗刷一種藝術,那便是武術。
武術表演那空曠的舞臺上等待著開始。忽然,簾幕慢慢拉開,臺前小桌上供奉著一尊達摩相,兩旁是雕龍的紅燭,后臺上的氣氛是靜穆莊嚴的。
一個一身雪白的人出來了。手中握著長劍。真是“唰”地一閃,她向觀眾行了一個劍禮。她用她的劍,她的發(fā),她的身,她的意,她劍上的劍穗,用她斗轉的步法,精妙的不時傳來的劍身抖抖聲,游龍飛鳳,白鹿躍空,舞出廠古典的懷念。
我不是劍客,看不出它的真諦,但卻和劍一起幻動!看她忽而劍舞升空,獨鶴動翅;忽而劍鋒纏身,游龍指身;忽而挽劍破罕,猛虎狂吼,忽而劍疾如閃,蛟龍戲雨;而劍緩如云,巨龜吐息;忽而振劍定神,氣蓋山河,使人想起相思長劍。像安塞腰鼓一般,一舞起來就發(fā)恨了,忘情了,沒命了。她與劍是早已融合的水乳,人就是劍,劍便是人!
太極劍落君子劍,君子劍破長虹出。一招接一招,一式踏一式,一氣接一氣,一態(tài)尋一態(tài)。
無論是柔和的太椎劍,還是剛勁的武當劍,如火蓮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鳳凰的傲視群鳥,都能淋漓盡致,盡態(tài)極研!最精彩的玄清,劍隨腕動,由手及劍尖,一次一次,劍氣近身,近可掃牛毛,這景,怕是劍圣也造不出吧!
看了劍的表演,使可知中華武術之精,之美,之絕,之幻,之悠了。一華武術,意貫千秋,直沖四海。
它是藝術的高標,它,是美的雅號,它是中華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