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系統(tǒng)開始發(fā)放績效工資。教師的收入構成變成兩塊,即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根據(jù)重慶市要求,各學校將每位教師70%的績效工資直接發(fā)放到教師工資卡上,剩下30%的績效工資由各學校統(tǒng)籌。
然而,這項意在提高教師積極性的薪酬政策,卻一直在教育系統(tǒng)爭議不斷,考核透明性,成為焦點問題。
績效成“敏感”話題
“大家都以為我們老師收入多,工作又穩(wěn)定,是個好差事,可我每月到手的錢還不到4000元。”3月14日,重慶市主城區(qū)某中學的教師李明(化名)說完這些話,剛剛臉上還帶著的笑意已經(jīng)不見蹤影。
李老師的教齡超過25年,每月基本工資為1900元左右,扣除保險以及公積金約700元,到手資金為1200元左右,而每月的績效工資則為3600元左右,其中的30%,約1080元則由學校再分配,這部分便是獎勵性績效工資。
李老師稱,自己如無特殊情況從不遲到早退,工作盡職盡責完成,但是30%的績效工資總是無法拿完全,每學期都會少1300元以上。“我教英語課,也當過班主任,所有工作量都完成了,但是到手的工資也只是接近那個30%。”
與此同時,李老師的同事多數(shù)都無法拿到完整的30%績效工資,其中也包括部分班主任教師,更有甚者被扣績效工資高達2000元以上。
他所在學校共有超過110名教師,除去校領導、干部,普通一線教師也近百人,而若幾十近百名教師都存在1000元以上的收入缺口,那這筆數(shù)目也不可小覷。
每人每月數(shù)百元的績效工資是學校來分配,然而平均數(shù)卻讓人大跌眼鏡。李老師稱,達到這個平均數(shù)的人占少數(shù),大部分教師根本就是低于平均線。
甚至是工作量龐大的班主任的收入也是剛剛達到平均線,而學校約有30名班主任。
考核標準難言明晰
事實上,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此類聲音在教師當中廣泛出現(xiàn)。然而,包括求精中學在內的多所學校均拒絕提供相關明細考核標準以及教師具體考核方案,包括學校教師也無法了解詳細內容。
來自重慶市某重點中學的齊浩展(化名)老師回憶說:“老師的績效工資分成兩部分,70%是該拿的,而另外30%,用我們領導的話來說,‘大家把錢集合到一起’,這些錢都由學校支配。”
而這怎么支配就是所謂的考核標準,齊老師稱:“有班主任補貼;我們學校分走讀、住讀,有的住讀班老師還需要上晚自習,這也有補貼。”
齊老師補充道:“我們學校的畢業(yè)年級初三、高三,這些班級的任課老師也有補貼獎勵。”學生評價、出勤率也是考核指標的一部分,但是學校領導干部的補貼、行政補貼占很大一塊,而普通老師“根本沒份兒”。
績效工資這部分的資金都是來自政府的撥款,但是具體多少,都不會公開。齊老師的學校是在寒暑假等節(jié)點統(tǒng)一發(fā)放這部分績效工資。
至于最后是誰來決定每個老師的浮動績效數(shù)額,齊老師告訴記者:“我只知道學生有個不記名的投票,權重多大我也不清楚。統(tǒng)計的時候,肯定是行政、財務那塊來算,最后校長簽個字什么的,我們的工資就定了。”與此同時,如何平衡一線教師工資和管理層補貼,成為爭議的焦點。
根據(jù)記者在某中學教務處拿到的一份有關績效工資的資料顯示,學校校長19000多元,副校級13000多元,中干8000元左右,班主任8000元左右,科任教師只有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