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作品讀后感【1】
呵呵,我怎么讀來讀去總覺得沈石溪這一篇文章寫得最好,所以,我要給大家亮一亮。
赤斑羚搬了兩次家。
赤斑羚又稱紅崖羊,毛色紅艷,數(shù)量稀少。就在大前年,圓通動物園引進了7只活赤斑羚,三雄四雌。這個動物園指望它們能在人工飼養(yǎng)的條件下繁衍后代,以拯救這一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
赤斑羚最早住在圓通山南麓的一塊緩坡,那兒是個非常好的草區(qū),但它們卻不喜歡這環(huán)境,整天驚恐不安。但沒有引起工作人員重視,最后一只最大的雄鹿長咩了一聲,七竅流血,倒地而亡。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原來,就在離這片草區(qū)不遠的30米外,養(yǎng)著幾只豹子。赤斑羚最大的天敵就是金豹,一抬頭就能看見它矯健的身影:一呼吸就聞到豹子身上獨有的血腥味;到了晚上,更是可怕,豹子發(fā)出的吼聲毛骨悚然,赤斑羚嚇得魂都沒有,連片刻安靜下來都不可能。
于是,赤斑羚的第一次搬家開始了。管理人員將它們的家搬到了鳥族館背后的一片竹林里,那和豹子隔著一座山,什么都傳不過來,清靜得像座深山古剎?蓻]過半年,問題又出現(xiàn)了,六只赤斑羚被養(yǎng)得肥頭大耳,明顯發(fā)福了。它們因脂肪層過厚,臀部的皮膚被繃緊得呈透明狀,仿佛一個透明的的袋子,輕輕一碰就會爆破似的。
大家都眼巴巴盼望它們生出健康的小赤斑羚,可一年過去了,還是六只赤斑羚。
得知這件事后,動物園將動物行為學的權(quán)威人士??蔡教授請了過來。蔡教授便讓管理人員將赤斑羚的家搬到了圓通山西麓幾棵海棠樹背后一塊盆地。說也奇怪,自從搬到那兒后,赤斑羚馬上就活蹦亂跳了,幾個月后,就產(chǎn)下了4只小赤斑羚。最后有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大徹大悟??對生命而言,不能壓力過大,也不能沒有壓力。
生命是一個既頑強又柔弱的物體,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當生命有一些因素正在變化,導致一些不利于生命發(fā)展的因素擴大。一旦超過了自我承受,生命就會崩潰,步入死亡。這個故事就是一個例子。將赤斑羚的家搬到離豹籠僅有30米地方,因為害怕,精神和生理壓力增致百分之一百,最后崩潰了。食草動物總比食肉動物弱,就導致了一個生命的悲劇。
那另一次的搬家也和壓力息息相關(guān)。
搬到鳥族館后面的那一片竹林里,環(huán)境太優(yōu)越了,鳥語花香,與豹子所處的地方相隔一個山頭,任何異味都不會過來,那就不必為生命的安危所擔憂了。在這里,壓力減到了零,不用為食物擔心,不需要矯艦輕盈的體魄來躲避天敵,更不需要互相依賴來抗拒災難。一切都不用顧慮,就增肥發(fā)福了。
搬到海棠樹后面,距離豹籠一百多米遠,看不見豹子,但聽得見吼聲,聞得了氣味。這是一塊好地方,既感覺到天敵的存在,但又不是離自己很近。這壓力只有百分之五十,沒有超過生命的極限,而又沉甸甸地壓在心頭,迫使赤斑羚鍛煉身體,驅(qū)趕懶惰,找回勤勉,彼此親密合作,抵御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
沈石溪說:“生命是劍,越磨礪越閃光;生命是鋼,越鍛煉越輝煌。沒有壓力的生命是空虛的生命,松散的生命;沒有危機感的生命是低質(zhì)量的生命。適當?shù)膲毫,能點燃活力,能激活靈性,能擺脫平庸。
我認為:”沒有壓力,生命必然松弛,萎縮,喪失活力,會黯然失色。而有了一定的壓力,生命必然會強健,茂盛,膨脹,容光煥發(fā)!“我堅信,在必要的時候,給自己增加一點壓力,這樣,可以讓生命更美好,更光彩有力!
沈石溪作品讀后感【2】
最近,我迷上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第一,是因為這些動物故事很吸引人。第二,是因為故事里還蘊含著很大的教育意義。
說幾個我熟悉的故事吧6駱駝王子》中講到了動物們因為火山爆發(fā),而進行了漫長而悲壯的大遷徙。大遷徙中,其它動物像斑羚、野馬、野牛等都成了自私鬼,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最后一匹匹地倒在了冰天雪地中。而駱駝卻懂得尊老愛幼,草叢讓小駱駝先吃,野獸來了讓小駱駝呆在包圍圈里,沼澤中大駱駝當橋,讓小駱駝先過……因此駱駝們到達了云南,并把這種美德傳了下去?蛇@種美德卻讓野駱駝走向了瀕臨滅絕的道路。原來,種族們一向溺愛孩子,到了逆反期還一味地護著它們,等到發(fā)情期,也不讓它們離開獨立生活。因此,小駱駝就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駱駝王子只好讓主人公和向?qū)姲彤斏箴B(yǎng)。
看來,一味地溺愛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無法自理更生,更無法繁衍后代,到了年輕力壯的時刻內(nèi)心卻還是一個小孩子。動物行為學家把青春逆反期稱為“第二次斷乳”。這個期間十分重要,它會影響動物的一生。如果“斷乳”成功了,那么它們就會真正發(fā)育成熟了。如果“斷乳”不成功,那它們就會變成一個只不過體格強健高大的小孩子,影響到學習、生活、工作、婚姻……
我們?nèi)祟惡螄L不是呢?在這一方面,我們也要向一些食肉動物學習。有些食肉動物,幼崽長大后父母就會把它驅(qū)趕出群體,永遠也不讓再回來。讓我深有感觸的是狐貍清窩的習性。有一種叫赤狐的狐,它的幼崽大約一歲半就要被母狐殘忍地趕出窩。有人說這是母狐出于自私。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是因為母狐要幼狐獨自闖蕩世界,自力更生,獨立生活。就連瞎了眼的狐貍也寧可自己餓死也要清窩。狐貍竟如此智慧!雖然我們不需要像狐貍那樣清窩,但也要漸漸學會獨立生活,這樣才能成為有出息的人。
動物的世界就是這樣的,看了沈石溪的作品我倒覺得有時動物還真是我們的好老師,仔細想想,我們?nèi)祟愑袝r還真“禽獸不如”!